目前分類:看電影| (1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一年前有一天,有個男孩對我說,這片神好看。而我始終提不起勁,去看一部主打三個帥哥與翻滾在一起,有血有淚的團體單車賽。畢竟競賽這回事,過程中熱血,但輸贏總就在剎那間,歷經漫長的爭鬥後,會被細心記錄的永遠是賽場中得勝的贏家,而失敗者的聲音,就此淹沒在終點衝刺前的怒吼,久久不散。(對! 我就是輸不起)

好啦! 不過一年後我還是看了這片,既然人是會成長的動物,最早在預告時感受到的矯情,細細拆解後,其實也是可以來說些什麼。

本片歷經N場國際賽事,劇情糾結在三位主角的主副手之爭,不僅在三方彼此效力的車隊變化中觀察起落,從每回賽事的排名,也能窺探角色心志上的轉變。劇中幾乎是不敗的魔王,既是曾經效力的車隊主將,也是後來暗中協助兩位破風手從谷底站起來的幕後人,十分難得呀,是位正邪一體的好對手,只為了推動一場講求「公平」的比賽。

看完整部電影,回頭又翻找出去年釋出的正式預告,想想當年讓我如此不想進影院的原因。只能說剪片者難為,這部戲每場交集時,基於導演的野心龐大,再不許劇透的前提下,很難利用簡單的畫面呈現情感轉折? 最後折衷的處理方式,就只能不惜調整正確的場序,再使用滂礡的配樂做全場串接,讓看到預告的觀眾,感覺到熱血氣氛,而真正的劇情彷彿根本不重要,總之年輕就是衝。

既使如此莽撞,電影裡許多念出來有點過度誇張的台詞,也許不知不覺間給觀影者一些鼓勵了吧?

「人生的目標不是要超越誰,而是要比自己的昨天更好一些」

人生總是有不順心的時刻,有時努力得再多,總是有無法克服的事情。也許贏家只有一位,而想贏的心,偶而也會變成使壞的惡魔,當輪偏離了正軌,就會摔傷。

電影中,角色們逐漸學會很多真理。有些誘惑抗拒了就不會衍伸悲劇,而有些執著並不是唯一可行的路,就像最後主角讓出的衝線手位置,只是領悟了一個道理:

 

我要做到我的位置上最出色的那一個。

阿言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身為一個可以看著主打兇殺案的美國影集,再一面撥弄碗筷大口吃著滷肉飯的人,沒想到進場後《屍速列車》真正讓人覺得反嘔的,不是裡頭奔跑速度開外掛的活死人們,而是當亂竄的喪屍在攻擊列車時,車廂與車廂間的人性衝突。

屍速列車是一部韓國片(這句是廢話),其實這幾年看的韓片,給人的感覺總是略帶點科幻獵奇風格,彷彿合理又不成立的劇情設定,終於,在屍速列車裡,因為社會過度資本化,身為男主角的控盤基金經理,無意間助長了一次失敗的科學實驗演變成人間煉獄,造就了一次大型的人類滅絕,光看片中淪陷的幾個城市,就知道這種咬一下,三秒後就開外掛,而且扭到腳還會拼命奔跑,甚至集體拉火車頭的死屍們,除了握有主角威能的幾位主要演員之外,常理來說根本不會有對手。(所以我說如果今天要是我遇到這種,其實就咬我吧,我完全不介意從眾)

以下有豐富的劇透,不喜雷者請自行按上一頁:

 

本片並沒有認真解釋事情是如何發生的(聽說:會有前傳電影),僅以幾個簡單的畫面帶過發展的原由,比起過往強調疾病傳染或追咬感染的美國電影,導演將心力放在主角與配角間的心境側寫,並將人性套用在幾幕畫面中,轉換成重點動作,展露無疑。

怎麼說呢?

首先,本片的男主角一直以來,就是個自私的人,一切行為從個人利益出發考量,唯一的例外就是保護自己的女兒,這份執念最後讓他不惜喪失性命。事實上隨著片中的喪屍每一波的攻擊,主角每一個選擇都是為了「她」好,當男主角以成人之姿「教育」女兒不應該讓座時,旁人的指責與不認同,對主角而言,其實是不痛不癢,直到列車抵達第一個大站強迫乘客下車時,若非是已經被攻陷的喪屍軍隊反撲,主角女兒的惻隱之心,都很難喚醒男主角的良知,從這一幕起,主角才開始學到合作,直到後來被託付照顧寡孕婦時,已經不再只是單純保護女兒,而又多了一份責任。

再來,是片中的學生情侶檔。對學生而言最重要的青春元素,本片以一團要出發比賽的棒球隊,加上一位新上任的美女球隊經理為主軸。隨著夥伴被咬、戀人與自己被分隔在兩個車廂,中途的打鬥場景,作為重點配角的他,再看到一個全是自己「曾經」夥伴的喪屍團時,理智與球棒的抗衡,讓實際上還是小孩子的他,不只從頭哭到尾,更一路道歉。最後直到戀人被啃咬,他至此完全失去抵抗能力,也許是太痛了,所以寧可跟著一起死去。

關於感情好的老奶奶姐妹,這組搭檔十分悲催,重點轉折劇情時,完全凸顯出社會結構下的弱勢者,其實沒有太多的選擇,甚至慣性的禮讓心,都會被扭曲成「妳這個傻瓜,妳為什麼要讓自己那麼累呢?」

另外,勇夫與他的孕妻。很好哭,但基本符合一般性英雄片概念,只能說每一個團隊裡都有一個勇敢犧牲自己照亮別人的人,他以他的能力,洪荒之力,守護他愛的女人與女兒。

 

其實本片最讓人在意的,是三個車廂裡同一時間發生的事。當三個男人正竭盡全力穿越危險,企圖拯救躲在廁所裡的家人時。看來只是修得同車渡的陌生人,卻是極盡全力的抵抗看不見的敵人。

看完電影跟友人討論:「妳會選擇把門緊鎖起來嗎? 就算妳知道,妳這樣的動作可能變成加害一切的兇手」

「我不知道耶,可是我覺得先綁活人那側,而不先處理喪屍的那個橋段,根本87分不能再高!」

「誒~說的也是」

 

但因為劇情設定,普通人用以更卑微而劣質的方式,掩摀住同情心,最後因老奶奶的反擊而受害,一起變成被害者。

幸好在本片裡依然沒有禍害遺千年這種事,最後幾乎都犧牲了,只剩下希望大聲哼唱著歌,走在隧道中,顫抖的小手牽著大手,迎接來日⋯⋯

文章標籤

阿言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來!請先跟我說三次:
這不是愛情故事。
這不是愛情故事。
這不是愛情故事。
 
身為一個有幸近距離欣賞過本初的人,原本還以為改編電影後,過熟稔的劇情很可能不會打動我,於是抱著凌遲自己的信念,除了想知道文字與影像在處理上的差異,也想知道朋友在試片時再三強調看過的人都哭了,到底是怎樣的狀態。
只能說,六弄咖啡館是部情緒改編得非常到位的電影。滿滿的愛情元素,明明建構在充滿胡鬧瞎搞的片段中,刻畫的卻是青春裡面最常被忽略的成長痛。
其實在愛情裡面,有時候讓人分開的,真的不是不愛,也不是距離,更不是背叛。
只是因為渴望的不一樣,努力的方向不一樣,才讓情人產生真正的隔閡。
不過這都不重要,看完之後我在想,比起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用大男孩式的直球必殺,喚醒許多人回想青春年少。吳先生這回,靠著戴立忍實在是強大的演技和最後回憶翻轉的剪輯幕幕,切出新的記憶,至少對我而言確實後勁十足。
然後我才發現,原來還有一種電影玩法,是劇情可以不深,卻依舊擁有厚度,逼人硬著頭皮回想自己,是如何被生命裡重要的人給影響,同時又怎麼影響了重要的人。
所以你說,人到底有多少時候是被回憶給牽絆著,一路長大,才能變成現在的自己呢?
 
結論:是一部瑕不掩瑜的好片子。硬要討厭的話,就是男女主角剛開口時,字正腔圓的北京口音實在讓人難以入戲。但演技是有的,所以最後眼淚依然敗給某些場景,歐~哭哭!
 
 
 
文章標籤

阿言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些電影適合多看兩次。

就像有些歌是哼不膩的一樣。

 

有人問我好不好看,我說,其實第一次的憧憬比較大。

當她一巴掌打向他,而他說該死的怎麼會知道時,坐在座椅上的我完全感受他與她的痛處。

但事情就是會這樣發生,有些錯過的人,有些,以為可以走過去的人。

有些,轉過身之後哼哼唱唱的情意就會淡去的歌。

 

很高興再看了一次。

文章標籤

阿言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知道的事情,到底該不該去了解。如果經濟不會一直成長下去,那麼最後到底會去哪裡?

「我們時間緊迫,我們必須馬上行動」

繼續消費,買東西,刺激經濟!

「為什麼要買下一堆垃圾,你真的需要這些東西嗎?」

「停止說你不知道,我們得想想辦法」

那就繼續玩樂!

 

兩個老人的老年對話,為了下一代、下一代的下一代,再下一代。

回憶經濟大蕭條的歷史,她們是曾經走過的人,想找回過往好起來的關鍵。

開始找尋好起來的答案,卻也開始質疑經濟發展的重要性。

 

這裏有一杯細菌,開始的時候只有一隻,從早上八點開始,每分鐘以倍速增加,到了中午十二點的時候,杯子就滿了。

請問,杯子一半的時候是幾點?

那麼在滿起來的前一刻,細菌真的會有意識,下一次增生時,就要沒有生存空間了?

「我甚至不知道死後會去哪裡,你說那是一段旅行,我卻覺得死了就是死了,就沒有了」

 

「你真的覺得經濟會一直好下去嗎?」

 

非常好看的紀錄片,故事穿插兩個主軸,顯性的討論經濟衰退對世界造成的影響;

而兩位主力演員老年漸衰的身軀,是否也是一種隱喻,無論面對與否,某些困境,在時候到的時候,會完完全全的反撲。

即便不想知道,都得正視。都得解決。

 

「停止說不知道,我們得想個辦法」

文章標籤

阿言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會作夢嗎?」 「夢嗎...」

 

多年前第一次看的中島哲也,是《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當時那種華麗又滑稽的歌舞劇手法,讓人目眩神迷,出演悲慘人生的可笑場景,襯得情緒便非常足夠,頗為過癮,相較之下連續劇版本就略拖棚,節奏感盡失,震撼也就沒那麼大。

看《告白》時,則全然是衝著松隆子那張海報,色調黑白的冷感,整場戲下來說不上是毛骨悚然,但記憶是深刻的,回頭再翻閱小說也好多看幾回。

一直到《渴望》,這種血腥暴力畫面處理越來越投機,中島哲也瘋狂挑戰觀影人的感官,甚至放棄主流敘事手法,兩段式的跳接轉影,在和諧的樂曲下鋪陳,讓人忍不住細細回憶每一個閃爍畫面中的情緒。看完後實際上記得不了太多情節,但除了很難死的老爸在滿山白雪下百分之百的爆氣憤怒讓人頭痛之外,女主角夢遊仙境的悲慟感與對所有現實生活的輕蔑,說不定這戲尾聲那把鏟子挖掘的,是戲中每一個墮落的人生,活著卻又不像是活著,被人熟識被人認知,卻不像是記憶中的那一個模樣,拼拼湊湊,看得人很虐又不津羨慕起,以然絕望的灑脫。

 

不曉得小說又是怎樣寫著?

 

 

文章標籤

阿言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efore Sunset  

《愛在日落巴黎時》,2004 (圖/開眼

 

這是一部後勁遠比觀看的當下還要剛烈的愛情戲劇。

對話裡面只有老朋友的相聚與交談,比起《愛在黎明破曉時》的濃情蜜意,全片兩人最接近的時候,也只有手搭肩併坐在公園木椅上,以及抽菸時候的交流而已。

 

23歲的維也納一夜,相約六個月,無論如何是錯過了。

九年的時間可以改變一個人多少? 為什麼好久好久之後,再見面的兩人還是會墜入情網?

比起年輕時的狂妄,男主角寫下她和他的故事,變成了必須四處巡迴的作家,而女主角變成算命者預言中的女強人,也努力著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人生除了愛情之外,還有好多目標可以實踐。

但是缺少一角的安穩,似乎就無法在他(她)人身上找到相同的悸動。

他們在巴黎重逢的故事,日落之前,除了補齊9年的人生,更明白彼此猜測的對方,原來都不是自己想像的那個模樣。

於是她其實只因為一個簡單又複雜的理由失約;而他也因為一個遺憾而說服自己成家立業。

 

她為他寫歌,他為她寫書。

而我看到最美的情話,其實是再一次的勇敢,這回除了約定之外,更是確信了無論如何都不能夠讓他(她)在離開自己的世界。

即是闖入了,且再一次的相遇後,怎麼說都不能再假裝若無其事:

 

「你要錯過飛機了。」

「我知道。」

文章標籤

阿言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efore Sunrise  

《愛在黎明破曉時》,1995 (圖自/開眼

趁著中秋連假把三部曲看完,家裡的MOD沒有日本台讓人苦惱,但是電影區的選擇倒是讓人頗樂。

 

這三部曲,是先看完目前還在上映的《愛在午夜希臘時》,才又興致勃勃地補齊另兩場。

總和比較下來,雖然都非常喜歡(尤其是兩人針鋒相對時),但是自己居然最喜愛的還是40幾歲的度假場景,在日常生活裡面如何體現戀人相處的道理。

《愛在黎明破曉時》,故事是一對在火車上相識的年輕男女,原本各自要到不同的地方去,卻因為車上乘客的爭吵,短暫的交流開始對彼此感興趣,兩人決定在維也納下車遊玩,並且共渡一個晚上;相當一見鍾情式的開場,標準的浪漫劇情。

整部片就不斷地在移動中用對話穿插,聊彼此的喜好厭惡,聊事物的看法,更是非談情說愛不可。維也納風景雖然漂亮,但墜入戀網,偷得一個短短晚上相處時間,聊天聊天聊天,從片段的對話之中,心彷彿又更靠近一點。對城市來說,這對旅人僅是短暫路過,於是餐廳裡用方言交談的人,不會注意到桌角落的他們的對話,他們融入在人群之中,卻又是彼此眼中唯一又獨特的存在。

一個晚上錯過了展覽、戲劇,卻有著更多驚奇等待經歷。

 

整部片雖然浪漫,從相識、接吻到一夜情,這種事情幾乎不可能發生在現實生活裡,但請也別忘記在兩人的交談中,一直瀰漫著不信任感,都害怕這種突如其來的衝動,會破壞自己真實的人生,相愛的下一步,在現實與幻想之間,太聰明的兩個人可以看出彼此個性的差異,但這部電影又正是教人直視著,思考該不該放心讓人去面對一夜的美化憧憬,放膽子讓情愫延續。

電影的最後安排兩人相約,若仍有情意,六個月之後在相同的月台相會;不留下任何的聯絡方式,亦沒有機會偷偷聯絡,以免破壞了神聖的情感。

用六個月考驗人性,是一件很弔詭的事情,理性的一面會不斷的在耳邊警告,但六個月同樣誇飾著美好,關係著對方的想像一口氣加重了180天。因為沒有人可以篤定時間會如何捉弄愛情,沒有辦法連絡,所有信誓旦旦更是無所謂,若說出口的每一個思念,通常也是說給自己聽,讓自己信服。

 

深深覺得要愛上一個人其實頗容易。選對了火種,也許就跟烤肉點火一樣迅速易燃,雖然有好多人也是在朝夕相處之下認知到愛情,但必然的觸發點,一定得是看上對方的某個舉動、表情或任何會動心的事情,才會意識到自己已經是愛著的。幸運的時候,剛好兩個人都感受到,但有更多的例子裡,通常得是一個人先是感覺到,接著絞盡腦汁想讓對方也跳進來一起。

 

但也許人性大概就是懶得對自己的衝動負責任,用一個不理性的決定換取一夜歡愉很簡單(也划算),等到要進展下一個可能會延續一輩子的決定時,卻又是那麼猶豫不決;愛情讓人難分難捨,又很多時候,其實是猶豫躊躇,讓人憂心,最後還錯過。

感覺到了,付出了,疑惑了,接著再考慮著要不要把心收回來。

 

但愛情最有趣的地方,也就在感情收放之間,明白認識到自己的另一個模樣。

愛情裡面,人永遠不可能隨時充滿自信,又永遠好期盼可以是這樣心安理得地牽著對方的手,再一步步慢慢走進年華老去... ...

 

文章標籤

阿言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WP_004499  


理論上辦桌應該要很豐富濃郁的安排,但這是一部有淡淡情感的歡樂電影,所以連出菜的方式都可以不按牌理,丟個順子也會贏同花,愛錯了月霞,只要會炒好吃的米粉,還是可以環遊世界。

笑鬧之間,看著看著肚子超餓,會忍不住跟著唱起三八阿花,此電影裏頭有走投無路欠債還錢,也有百萬廚神料理對決,但完全沒有可疑的壞人、除去陰謀論、省掉曲折離奇,更少了傳說中的廚具,結局也不是傳統的歡喜大圓滿,只有紙箱從此住著一對幸福快樂的傻情侶。

出乎意料之外,這樣所有角色人生前因後果都缺乏論述,談不上大場面大製作,有點扯又不會太亂來,更沒有奇蹟可說嘴的一部戲,卻跟變了花樣的新式古早味一樣,

事實證明,只要有心甚麼菜都好吃,連看別人吃,都豪豪吃歐!

 

「比我想像中的好看! 我本來以為會是艋舺那種的,還好最後沒有!@#$%^&*」

 

「啊哈,看得我好餓」

 

「可是這部戲,如果是外省人就完全GG」

 

其實也沒關係,看到好吃的,也許全世界都會懂兩千五百年的醬油到底是什麼瘋狂滋味吧?

 

總之,謝幕之後我非常想吃炒鱔魚。

水裡來火裡去,這種功夫菜,我想我還是找一家店坐下來好好品賞就好了。

 

哪裡有好吃的鱔魚呢???

文章標籤

阿言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七月的時候第一次看到這張電影海報,

只是覺得空洞的眼神搭鮮紅的唇,女主角好漂亮。

 

所以昨晚跟工讀妹妹一起去看《像戀人一樣》

伊朗大師的日本情慾傑作歐!

全場170個坐位,就發現好多男生跟男生一起跑去看。

然後,

完全沒有床戲

完全沒有床戲!

 

嫖客妓女,男朋友跟女朋友。

別說滾床單,人跟人根本沒有觸碰。

只有對話和觀看,詮釋出像戀人一樣的互動。

 

像兩個少年一樣的角力爭奪。

像一個做錯事的少女。

像一個假扮的爺爺,像一個等待的奶奶。

像兩張在電話亭裡的照片,

像一台繞著圓環兩圈的計程車,

和一台坐著三個不同身分,又意外和平的藍車子。

 

走出戲院,我擦身而過看起來有點沮喪的男孩,整個很想大笑。

不過細膩的每一句對白和畫面、走場,

可以看見流動的情愫,困窘和「天啊這什麼情況」的吶喊,

最後這些看起來安穩的,無論是家或者是曾經和平相處的車,卻都給硬生生地打破。

咆哮和怒吼壓過了所有市景聲。 

 

當人匡啷一聲倒下時,黑幕就驚悚的落下了。

阿言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世界上有一種人,感覺上不會有煩惱。與生俱來樣樣好的每一個項目,就為了發光發熱而存在的人生勝利組。

有一天,當這個所有人追尋的目標跟夢想,毫無理由說走就走,甚至整部電影到頭來,都沒人意會到發生過什麼事時;這種時候,其實所有人又早硬生生被拔除一塊,強制刪去一個從來不需要質疑,原來也會說不見就不見的依歸。更有人被誤會自己離理想的典型很親近,才發現自己根本徹底不清楚。

忽然間,生活就不一樣了。只是時間一樣行走,日子一樣在過。土曜日、金曜日,金曜日、金曜日;這裡沒有人看明白事情的全貌,從每一個角度裡切入都是戲,但又都是人生。

有好多時候為了別人猜想,以為不可能被理解的,有可能自己也不知道為了什麼。就像劇末奔跑的理由一樣,一群人氣喘吁吁來到頂樓,只有奮起的殭屍,鼓起勇氣捍衛自己的珍寶。明明知道會輸,還是很想努力一下的攻擊,是那麼壯烈的。

 

原來這個世界上根本就不會有一種人,感覺上從來不會有煩惱。

 

((所以電影很好看,我可以理解為什麼桐島那麼重要,可以十刷。))

 

阿言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近日哭點低,任何風吹草動都可以讓我掉眼淚。

明明沒怎麼喜歡這個故事。

而且我哭的地方超怪,應該很難有人跟我一樣;

腦袋中浮現兩個英文字,然後我就哭了。

忍不住劈哩啪啦,掉到手臂上,就像雨滴一樣冰涼。

 

很奇怪的是,通常會讓人哭的理由都是炙熱的,

而眼眶含著的、落下的,卻如此冷冽。

 

散場後,你說這部電影教會我們一件事情:

「女人是禍水。」

 

我想如果一個女人能夠這樣子迷惑住東西岸的兩個霸主,

已經是禍水中的典範了哪。

傾城傾國也不過就如此,一切的絢爛華麗紫醉金迷,純為了一個人打造。

到底是多麼大的殊榮?

 

哈,然後你問我是不是。

 

每當我踮起腳尖,吃力的環繞著你的頸子時,

當然不是為了圈住你、掐著你,

而是很認真很想跟你說:

「______」

阿言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其實我從來沒有看過一場完整的布袋戲。

小時候聽老爸說他也曾中午翹課看史艷文的時候,

我其實是不能理解的。

 

晚上姊姊邀請我去看戲。

過年後跟姊姊合作寫劇本,但是我一直沒有真正看過現場,

只能憑想像的方法先把劇本交出去。

沒想到今晚我的布袋戲初體驗,居然是一場泉州腔發音的水滸傳。

有字幕,不過我其實勉強聽得七成懂。

而且很多時候,新式的布袋戲也會出現國語夾雜的笑點。

 

聽說這場戲依傳統曲目的話要分唱兩天(五個小時),

改編後今天演出兩個小時,很專心看的話,結束之後還覺得有點累。

一直在觀察舞台上角色走場,還有細緻的動作和台詞的押韻。

心裡想著如果還有機會的話,該怎麼改善前次遇上的問題。

 

姐姐說劇本送審了... ...

我現在發現,沒真正感受過舞台,寫出來的劇本還真的有點落漆。

只希望因為是兒童劇的關係可以先pass,我會再認真研究的。

 

是說,《水滸傳》描述的年代是北宋。

剛才一直在想說劇中的梁世傑於大名府,官拜中書這件事情... ...

就忽然想開始看宋史了XD

 

結束之後姐姐問我知不知道她演什麼。

我說聽不出來啦!!!

結果原來女角的曲是姐姐唱的。

哈哈,可惜這個女主角不得我心,整場戲個人認為最討喜的還是花和尚魯智深。

 

至於男主角玉麒麟盧俊義,

老實講他就是個有錢又有武功,但是有點衰小的人。

梁山上的人想招攬他上山就陷害他,

老婆跟管家有染接著陷害他,

官府的人也不喜歡他順勢陷害他;

完全就是倒楣鬼阿這個人。

阿言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部很簡單的電影,簡單的故事和簡單的情緒,

看著心情也愉快,因為完全知道會怎麼演下去,

而人物互動之間,所謂生活與相處,就這般展現著。

 

其實兩個人的相處一定會有磨合。

畢竟就算真的有人是完美的,也不會剛剛好兩個人都完美。

 

我愛睡覺,愛吃東西。

我有脾氣而且很壞,肚子餓睡生氣,想睡覺也會不耐煩。

以前喜歡把這些好惡情緒都藏起來,只有最親近我的人才會清楚,

而我曾經很幸運的遇到容忍這一切的人。

只是我同時也在壓抑著某些使我不愉快的。

 

也曾經嘗試去迎合,

改掉壞習慣、不許生氣、不要不耐煩。

我試圖盡可能隱藏自己的缺陷,把不喜歡的全部抹滅掉,

跟自己說我沒有很好,所以我改,也因為這樣,我無法去挑剔我的另一半。

 

但是沒有人可以完美。

當我讓他人誤以為自己很完美的同時,

自我卻被嫌棄得無地自容。

甚至被自己厭惡。

 

當然現在我還是有好多缺點。

可是我很開心,繞了一圈之後,我總算學會跟自己相處。

雖然我還是愛睡覺愛吃東西很懶惰。

可是我更愛我自己了。

阿言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下雨天還是要看電影,本來打算去國賓長春,一想到還得轉搭公車,最後還是決定約在西門真善美。

上回一個人在中山書街時就有偷翻一下這本書,雖然只有看了一二章,但是這本書早已經放進待買清單中,

我想或許哪天還是會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莫名其妙就把這本書領回家擺吧,

畢竟是湊佳苗,我記得明明書本的整個氛圍很棒阿。

 

至於電影... ...

只能說是情緒作很足,劇清顯淡薄、破碎的一場戲。

天阿明明就那麼多個好演員,請問這裡到底是發生什麼事?

 

 

話雖如此,男主角尖叫的時候,我還是不小心哭了。

完全明白那聲尖叫是怎麼回事。

 

可惜叫完就沒事兒一樣,大家笑笑得來合唱一下金絲雀。

耶! 然後就結束了噢,這部影片。

只有很棒的北海道風景和稚嫩的歌聲... ...(環繞)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下次進電影院之前要做功課,否則被強制搔癢二十秒當處罰。

但事先做好功課才去,就太不像我了。

我其實很喜歡什麼都不知道的就進電影院,把整個人都丟進去的感覺。

 

只好說我認了。 

還是買書實在一點啦。

阿言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下言論請放心,本人不擅長劇透,通常是瞎說比較多)

 

出了電影院,一時還很不能理解片名是怎樣取的。

直到方才找著簡介,認真看了一次文案之後,好像才真的明白這個道理。

想想也是啦! 

一份感情總是需要兩個人都持續「記得」愛情。其中假使有人迷路了、不記得了,

開始困惑自己的角色時,那麼感情也就不過是搖搖欲墜的緣份啦。

所以我們都要記得,在今天過去以後,明天還是要愛對方。

 

如果明天都還記得愛,那就繼續愛。

倘若明天記得的是責任,那就... ...?

 

阿言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